和美文旅——文旅规划设计与文旅投资运营综合服务商
  • 项目规模684公顷
  • 项目时间2017年
  • 项目位置新疆·新源县

新疆那拉提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

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、新疆14个国际特色小镇之一


——| 慢活玉兹 · 哈萨家园 |——


项目背景:

那拉提——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、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、伊犁州旅游的龙头景区,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“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”。

2017年5月,我司在全国招标中以优异的技术实力中标《那拉提特色小镇总体规划》及《那拉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》项目,并开展此次规划编制任务。

2017年8月,那拉提镇成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,新疆14个国家特色小镇之一。

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、国内重要的旅游型特色小镇,其建设思路和发展路径在新疆及全国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。

项目定位:

国家级特色小镇、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

核心思路:

规划从那拉提特色小镇发展的本质出发进行了精准策划和定位,理清了那拉提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思路与路径,制订了详细的发展策略。以参照国家标准但高于标准的严格技术要求,结合那拉提实际,对标准中产业发展、美丽宜居、文化传承、服务便捷、体制机制具体要求和内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、系统化的规划和设计引导。规划成果饱满、亮点突出,对于那拉提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。



①世界精品、精准定位——世界精品草原旅游目的地、世界精品草原旅游小镇

规划指出,站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高度,充分发挥新疆核心区和伊犁东桥头堡优势,发挥伊犁国际旅游谷王牌龙头的带动力量,以旅游产业升级为引领,以草原旅游小镇为特色,打造独一无二的“世界那拉提草原、中国哈萨克家园”。

以那拉提草原生态旅游为核心吸引,以那拉提小镇为旅游服务基地,通过旅游服务要素的完善、国际品质的旅游产品与设施的建设、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升、鲜明地域文化的展示,将那拉提打造成为集草原生态观光、文化体验、户外运动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“中国那拉提,世界精品草原旅游目的地”,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目的地、南北疆重要旅游集散地、伊犁国际旅游谷龙头引擎。

②集约发展、模式创新——景镇融合、城乡统筹、活力特色的集约发展模式

基于生态环境脆弱、资源同质性高,同位竞争压力、产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、多元化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、基础设施落后等发展困境,规划提出由“粗放的被动城镇化模式“转向“景镇融合、城乡统筹、活力特色的集约发展模式”。

立足那拉提旅游区“旅游特色小镇+大尺度观赏游憩空间”格局,重点打造那拉提旅游小镇,将休闲度假设施主要分布在那拉提镇区,并沿 G218、巩乃斯河一带集中布置,其他区域原则上不再集中建设固定设施。从而调和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。在空中草原、部分河谷草原及森林公园区域,形成大尺度的观景空间及游憩空间。

③草原特色、产旅融合——“1+2” 的“主导产业+特色产业”发展体系

以国际性视野建设以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。高标准打造“草原生态观光、哈萨克文化体验、草原体育运动、田园牧场休闲、草原生态度假及冬季旅游”六大核心产品系列及“旅游集散、自驾服务、旅游交通、旅游住宿、美食餐饮、特色购物”六大旅游要素系列,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服务主导产业。

深度融合哈萨克文化与草原生态特色,打造“生态观光农牧业+旅游商品产业”为重点的特色产业。以“景、游、购、宴”为思路,推进生态观光示范、农牧主题体验、大地景观游览、立体观光系统、特色农牧为代表的生态观光农牧业产品建设;以健康有机农牧产品和哈萨克民族手工艺品为主打,策划生成“五类哈萨克礼物”;发挥南北疆枢纽优势,发展特色旅游商品、进口免税商品;通过特色种植、品牌延伸、协会引导、基地建设等八大措施推动那拉提国际草原旅游商品产业发展壮大。

最终形成“1+2”的“主导产业+特色产业”发展体系,实现“旅游服务业+生态观光农牧业+旅游商品产业”融合发展的新格局,推动“强三、转一、升二”的大那拉提产业转型。

④城旅一体、景镇合一——构架“一核·一带·两区”的产业共振发展布局

以旅游为引擎、以文化为内涵、以生态为载体,打造世界精品草原旅游小镇。构架“一核·一带·两区”的产业共振发展布局。以小镇的旅游发展来引导城镇化进程,在功能上小镇旅游与镇区生活并重,生活与旅游互补发展,景区为镇区居民提供就业,镇区为旅游提供服务,形成旅游休闲与社区生活双重互利共生的“城旅一体、景镇合一”发展体系,统筹布局小镇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。

在镇域发展上,形成以“一个游客集散中心、一个生态度假酒店群、两个休闲购物街区、四条特色传统街区、两大文化主题公园、一条滨河游憩带,一个旅游商品产业园”为支撑的那拉提镇旅游服务产业核;

形成以“乌孙草原部落、那拉提国际赛马场、哈医药养生庄园、大美丝路国际露营公园、哈萨克大营、哈萨克四艺村、那拉提国家牧业公园”为支撑的南部草原休闲度假区;

形成以“花海那拉提•田园综合体、哈萨克第一村、田园风景道”为支撑的北部生态观光农业区。

在镇区发展上,总体形成“一心一轴两带五区”的空间结构体系。

最终通过产业共振带动周边发展,推动那拉提镇整体提质升级,形成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小镇氛围与生态空间,实现城旅一体、景镇合一的区域和谐发展新局面。

⑤主客共享、国际品质——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

全面升级那拉提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。那拉提镇作为伊犁国际旅游谷中的旅游小镇,主客共享粘合度高,在开发运营的服务设施中,以“主客共享、适度超前、综合配套”为建设理念,按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,在旅游发展的同

时带动社会就业和提升本地居民幸福度,提升城镇宜居、宜游、宜业的国际化品质。

规划采取分层供给模式和综合模块开发的模式,形成“镇级中心——居住社区级中心”两级中心体系,完善公共配套职能,形成合理的圈层结构和等级结构。全域构建 1 个旅游综合集散中心、若干个旅游咨询服务驿站以及线上旅游服务平台的旅游服务系统。构建风

景优美、旅游服务完善的镇域交通体系,形成全面覆盖、共建共享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、建设四位一体的那拉提智慧小镇服务体系与管理平台。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。

⑥特色彰显、传承文化——特色休闲度假业态、特色建筑风貌、特色景观设计导引彰显哈萨克文化特色

立足草原风情、哈萨克文化内涵,制定特色小镇风貌控制设计导引。具体体现在特色休闲度假业态、特色建筑风貌、特色景观设计三大层面。在风貌设计上做到:坚持尊重小镇现有格局,融入自然;保持小镇适宜尺度,宜居宜游;传承地域民族文化、彰显特色。

根据城镇空间发展结构,以水绿相融、引景入镇理念,规划形成“一心、两轴、两带、五大风貌区”的景观格局。其中包括,一心:史诗公园景观中心,两轴:光明路景观视觉通廊、那拉提景观视觉通廊,两带:北部田园风光景观带、巩乃斯滨河景观带,五区:旅游集散风貌区、生态度假风貌区、品尚新镇风貌区、城镇传统风貌区、产业绿园风貌区。

灵活运用哈萨克建筑穹拱结构、色彩及纹饰进行建筑立面及风貌设计设计,彰显哈萨克民族建筑风格。通过建筑风貌分区设计导引实现小镇区域环境协调、风貌统一。提取哈萨克典型文化元素与内容,运用于建筑、广场、景观、设施小品、标识系统等风貌设计中,塑造哈萨克文化标识,营造哈萨克民族生活氛围,以此彰显与传承那拉提特色文化。

通过精心策划、严谨论证,规划全面升级那拉提旅游产业发展、文化特色、人居环境、城镇风貌、基础设施、服务管理等各方面内容。打造产业特色鲜明、体制机制灵活、人文气息浓厚、生态环境优美、建筑风格雅致、多种功能叠加、示范效应明显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健康协调发展的宜游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,有力推动那拉提镇成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示范样板。



[ 欢迎关注 ]

微信号:hemeilvyou

和美风景新浪微博



专家咨询

113915168 48473443

13355745800

18058259161

企业微信

hemeilvyou

扫描关注

学术平台